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前几天晚上刷手机,发现一个卖普洱茶的直播间挺热闹。
主播是一个大叔,一本正经地穿着印有“茶人”字样的T恤,手里举着一款普洱茶饼。
只听他卖力地吆喝着:“今天咱们直播间,不赚钱,就为交朋友,茶样免费送!”
听到“免费”二字,弹幕瞬间沸腾了,留言不断刷新。
主播见状,趁热打铁道:“就是免费送哈!0.01价格的1号链接,3、2、1,上链接!”
话音刚落,标价0.01的链接果真弹了出来。
展开剩余89%忍不住好奇,村姑陈也点进去看了看,好家伙,原来在这等着呢。
从链接跳转到付款界面,运费一栏赫然标着“38元”。
退回直播间,正好听到主播的解释:“家人们,茶样是免费的,但咱们象征性收个包装费和运费,不过分吧?”
果然,又是熟悉的引流套路,这38块的运费,大概比茶样本身还贵吧。
要说套路,白茶直播间的经典套路也不少。
现场收茶、直播助农,老茶客们都已经见怪不怪。
但仍有不少茶友,在面对主播们“精心设计”的话术时,捂不住钱包。
到头来,茶贩子们赚得盆满钵满,茶友们收到手的却是妥妥的劣质茶。
以防更多茶友“误入歧途”,特此整理了一篇“劣质茶直播间经典语录”。
直播间买茶时,如果遇到下面4种话术,建议直接避雷,千万别被套路了。
《2》
经典语录一:成本价销售,鲜叶什么价它就什么价。
喊着这类口号的主播,走的就是一个低价销售策略。
“超低价”、“亏本甩卖”、“没有品牌溢价”等等,都是他们的常用词。
链接里9.9元一饼的“老白茶”、35块钱一饼的“特级牡丹王”,就是他们大声叫卖的底气。
按主播的意思,如果一饼35块钱的特级牡丹王,只收鲜叶的35块,不算成本,那么,制作、仓储、包装、运输的各种成本,以及平台佣金,甚至主播自己的工资,又由谁来出?
真的会有老板,愿意贴这么多钱,给茶友们发福利吗?
再者,几十元的价格,压根买不到什么好茶青。
福鼎核心产区的白牡丹鲜叶,不会便宜到这种地步。
这么低的价格,极有可能用的是粗老的低等级茶青,甚至是非福鼎产区的外地茶青。
当然,做旧茶、边角料等等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,茶友们也别妄想真的有茶商愿意做慈善了,再好心的茶商,也需要基本的利润来维持茶厂运转。
好茶有价,过分便宜必有妖。
《3》
经典语录二:低水温冲泡,低温出甜汤。
有的主播讲解时,会刻意提及要用80度,甚至更低的水温,冲泡他们家的茶叶。
理由是,他们家的茶叶鲜嫩,用沸水冲泡会烫坏茶芽,并且,主播还会反复强调,低温冲泡更好喝。
但茶圈中,一直坚定的泡茶原则是,好茶不怕开水烫。
沸水是检验茶叶品质的关键,品质过硬的白茶,向来用沸水冲泡更香。
高品质的白茶,原料品质佳,自带浓密的白毫,也经历过萎凋和烘干,完全经得起沸水考验。
沸水还能更充分、更迅速地激发茶香茶味,冲泡出层次丰富的滋味。
推荐用低温冲泡,不过是茶商们为劣质茶打掩护的伎俩。
水温不足,茶内质释放缓慢且不充分,茶叶很难泡出苦涩味,当然,也泡不出饱满的滋味。
茶商们正是利用这一点,掩盖了劣质茶滋味浓苦的缺陷。
如果你用沸水冲泡他们的茶叶,反而不好喝,他们还能反咬一口,说是你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冲泡。
甜汤不等于好茶,真正的好茶,除了甜感之外,茶汤滋味也该是饱满的、有层次感的。
《4》
经典语录三:源头助农,纯正白茶。
卖惨是这类助农直播间惯用的套路,请几位演员扮成茶农,坐在镜头前,主播再以助农为借口进行推销。
一些心善的茶友,听了主播“声泪俱下”的介绍,加上茶叶价格也不贵,一般都会下单支持。
这其实是非常经典的感性营销,专门利用茶友们的同理心。
主播嘴上说着源头助农,但实际的发货地大概率与“源头”不符。
明明买的是福鼎白茶,发货地却在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这只能说明,他们的茶叶都是外地茶冒充的,所谓的助农善款,很可能进了茶商的口袋。
所以,听到直播间大谈助农,情感特别充沛的主播,先冷静下来,别急着付款。
如果发货地不在福建,基本可以判定是圈钱的套路。
即便发货地在福建,也有可能是周边产区的劣质茶。
直播间买茶,多留几个心眼总没错,毕竟真正的好茶压根不愁卖。
《5》
经典语录四:纯日晒白茶,更天然,更好喝。
纯日晒,也是白茶圈常见的噱头了。
推崇纯日晒白茶的主播们,常用的话术是:“纯日晒白茶,不经机器烘干,才是最天然的。”
一些不明所以的茶友,听到“机器”、“天然”一类的词,自然而然地就偏向了纯日晒白茶。
殊不知,烘干是白茶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步。
白茶的工艺,以萎凋和烘干为主,日光萎凋后,必须要经过烘干,才能将含水量降低到国标要求的8.5%以下。
而纯日晒的白茶,含水量几乎不可能达标。
多余的水分残留在茶叶内部,相当于给后续的陈化埋下了隐患。
茶叶含水量过高,不仅陈化过程受阻,还很有可能生出霉味、闷味。
工艺不达标的白茶,不仅没有基本的品饮价值,更没有长期储存的价值。
《6》
在直播间围观、看个热闹无伤大雅,但一定要保持头脑清新,不要轻易下单。
面对主播的多重套路和花言巧语,更要捂紧钱包。
否则,付出的可能就不是买茶钱,而是“学费”了。
买白茶,认准优质的原料、标准的工艺、得当的储存才是硬道理。
平时多学点基础茶知识,才不容易被花里胡哨的话术和廉价的价格蒙蔽双眼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港联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